.jpg)
各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涉足其他的流动性相对较好的资产,比如再回购合约、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
截至2020年底,面向海外发售的这些安全与流动性资产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大约20万亿美元。
其次,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数据,外国实体还发行了大约12万亿美元的美元计价资产。
再加上前面提到的由美国出口的美元资产,美国之外,这种相对拥有安全和流动性的美元资产总盘子,已经达到了大约32万亿美元。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其他货币系统能够向全球提供如此量级的安全与流动性资产。
由此产生的第一个结果是很容易理解的,就是美元确立了在全球经济当中的统治性地位。
4月初印度央行表示,如果有需要,将尽可能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尽力保证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充足。
“此番表态令不少海外投资机构感到吃惊。
”赵诚表示,这意味着印度央行无视通胀压力升温、卢比兑美元汇率大幅下跌、资本外流加剧等风险,一味顺从政府意愿——竭尽全力优先促进经济复苏增长。
这背后,是印度央行“投鼠忌器”——一旦疫情持续恶化导致印度经济大幅衰退,势必激发银行业坏账率飙涨,对金融市场稳定构成巨大冲击,即便印度央行努力遏制资本外流与捍卫卢比汇率稳定也无济于事。
在他看来,印度央行的“豪赌”能否见效,却是未知数。
4月27日,印度央行发布最新的月度公告称,日益严峻的疫情可能会破坏印度国内供应链并带来通货膨胀隐患。
“这意味着疫情恶化正令印度经济陷入低增长高通胀的最坏状况,越来越多国际投机资本更有底气押注印度卢比大幅贬值与股市大跌,由此带来的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爆发概率,将大大高于印度银行业坏账激增。
”赵诚指出。
目前印度CPI增速正不断逼近印度央行设定的6%容忍度上限,令他们更有底气沽空卢比大幅贬值。
此前,在4月初印度央行无视卢比大跌与资本外流压力加剧,仍然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后,印度卢比兑美元汇率一度创下过去20个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因为投机资本“笃定”印度央行为了优先解决政府高度关切的经济复苏增长问题,不大会采取干预动作。
在赵诚看来,如今印度要有效摆脱银行业坏账危机、资本外流加剧、卢比汇率大跌等风险,最有效的办法是果断采取严格防疫措施阻断疫情恶化趋势。
“印度政府是否愿以牺牲经济复苏增长为代价而采取极其严格的防疫措施,同样是未知数。
因为这会令整个国家陷入更大的风险——若极其严格的防疫措施仍无力遏制疫情恶化,加之经济遭遇更大幅度衰退,一场金融海啸将很快接踵而至。
”他直言。